川派火種傳承-胡昌江教授
來源: 閱讀次數:636 發布時間:2021-09-18
如今,川派炮制技術盡管是國家級非遺,但傳承問題不容樂觀。在中藥炮制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里,川派炮制僅有胡昌江一人。“我帶了72個碩博研究生, 現在堅持做炮制的大概只有1/3。”年近七旬的胡昌江說。再往前回溯,他們炮制教研室曾經一度有9位教師,在全國都是最多的,后來有的下海做生意,有的退休,慢慢地只剩他一個人了。 胡昌江生于達州市達縣(現在的達川區),當年缺醫少藥,一有人生病,要從七八里之外用滑竿把醫生請來,有些請不起醫生的,就把生藥打粉用水沖服,或者以水磨漿服用,效果可想而知。1971年進入當時的成都中醫學院學習時,胡昌江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。但他原本想學醫學,“醫生更受人尊重,而炮制中藥像一件苦力活,天天煙熏火燎、腰酸背痛,還動不動就切傷燙傷。”胡昌江笑自己當時的認識還很淺薄。 畢業后留校做科研、教學,1994年,胡昌江被遴選為徐楚江教授的學術繼承人,跟師學藝三年,給他帶來了脫胎換骨的變化。

胡昌江教授先后承擔國家項目3項,省部級項目3項,其他5項。曾分別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、三等獎和成都市科技局三等獎。2017年12月28日,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推薦名單。
